写在前面:
你可能羡慕连续9年亮相总理记者会的女神翻译张璐;你可能曾想过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某本外文书籍译者名字的地方;你也可能曾想过自己坐在同传箱内全神贯注的做口译。翻译——这一“金字塔”行业,多少城外的人都想进来一探究竟,因此,也使翻译硕士成为了热门考研专业。那么到底如何考MTI中的翻译科目呢?打开翻译学习的大门,学好翻译呢?
打开翻译之门
严复先生的三字翻译标准——信、达、雅,后来解释为: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,译文要流畅通顺;语言还要文雅,大家肯定都不陌生,但还处于翻译小白的你,真的知道“忠实”的意思了吗?是“忠实”于原文的内容,还是“忠实”于原文的思想和风格?你是否抓住了翻译的本质?刚开始入门学习翻译,先达到最基本的“忠实”,既是对原作者的尊重,也是对翻译的尊重。
建议在六月份开始入门打基础,认真琢磨钻研一些翻译书籍中的例句,看翻译步骤时,认真领会其中的翻译思路,边看边思考,长难句如何翻译?长句是怎么切分成短句调整语序?
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,更重要的是体会中英之间的差异,当你深刻的领悟后,你会觉得语言中文和英文各有千秋,都非常美。英语这门语言是千变万化的,好比婀娜多姿的年轻女子,而中文是比较中规中矩,偏正式,讲求统一,就好比典雅端庄的贵妇人。只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语言的差异,才能透过语言这个载体,窥探到语言背后的有着无穷魅力的文化,才能搭建起连接文化的翻译桥梁。
翻译防踩雷
很多人对原文的理解不到位,似懂非懂,此译文也就“似懂非懂”,让人看了觉得不知所云。所以对于原文的理解对于翻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。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缺乏对文本背景的了解,可能是语言积累欠缺,可能是对英文的表达理解不到位等等,这些都会影响你对原文的理解。
理解原文的内容,理解原文的思想,同时又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,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和逻辑来做适当的语序调整,通俗点来说就是“说人话”。很多初学者太过于拘泥于原文,造成死译和生硬翻译,所谓进入了圈子却跳不出圈子。
很多同学说过类似的话:“我能看懂原文在说什么,就是说不出来。”很多人以为中文是母语,所以就自认为在表达方面完全没有问题。而真正在翻译的时候,深感“说不出”的痛苦。语言学习的过程,本身就是积累的过程。中文也好,英文也罢,中文也需要“精读”,也需要积累出彩的表达。中文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译文质量的高低,要充分利用中文成语、四字格等,这样你的译文才会更胜一筹。
市面上很多翻译的书籍都是按照翻译技巧来编排的,比如说词性转化、增译法、省译法等等。翻译技巧也是诸多翻译大师和前辈在多年翻译实践中的总结,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对后人学习翻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。
掌握翻译技巧后能快速的上手翻译,找到翻译中的“采分点”。比如:She is a great admirer of European culture.这里的admirer 就需要转译为动词,就用到了词性转化的技巧。翻译技巧是一条捷径,但只有深刻的理解之后,才能有“火眼金睛”,辨认出是否需要运用技巧,要在例句中反复思考体会,这样才能举一反三,游刃有余。翻译是灵活的,不是死板机械的;学会变通,学会思考,方可在翻译学习之路上走的更远。
北外高翻学院的李长栓老师曾说:“翻译是另一种形式的写作”。仔细想想,单单是创作一篇文章,是不是也需要一定的积累?包括素材积累、语言表达的积累等等。翻译亦是如此,大学精读老师曾说:“有了input才能有output”。翻译学习更是需要大量的input。西方国家的杂志报刊、原版名著、影视剧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学习材料,长期的“浸泡”其中,对语言学习定会大有裨益。
外刊有大家熟知的《经济学人》、《纽约时报》、《金融时报》,《经济学人》有一定难度,对西方文化和背景知识以及语言功底都有一定要求。初学者可以从《纽约时报》入手,可看双语对照版本,在积累外刊中的用词表达的同时,也能学习优秀译文。中文也类似,国内优秀的报刊也有很多,官方的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中国日报》、《南方周末》等等,长期坚持阅读,在翻译时不自觉的就行云流水,下笔如有神了!
写在最后:
翻译学习不是一蹴而就,立竿见影的。翻译的提高是润物细无声的,自己或许感觉不到,但实际上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。首先要用优雅良好的心态对待翻译,其次要有耐心,慢工出细活。让你又爱又恨,让你难舍难分,百般磨练,千般锤炼,才能以王者姿态站在金字塔的顶端。如果你真心热爱它,那就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和它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吧。